产品知识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7-07 人气:1

1. 定义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设备,它通过将特定参数的低频、低强度电流施加到目标神经或肌肉上,刺激与呼吸相关的肌肉(主要是膈肌)收缩,从而达到辅助或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2. 核心原理

  • 电生理基础: 设备产生可控的电脉冲,通过放置在皮肤表面的电极片传递。

  • 刺激目标:

    • 膈神经刺激: 电极通常放置在颈部两侧(膈神经走行区域)。电脉冲直接刺激膈神经,引发膈肌收缩。

    • 呼吸肌直接刺激: 电极放置在胸壁或腹部相应肌肉(如肋间肌、腹肌)上方,直接刺激这些辅助呼吸肌收缩。

  • 模仿自然呼吸: 电刺激诱导的肌肉收缩(特别是膈肌收缩)模仿了自然吸气的过程,使胸腔容积增大,产生负压,从而帮助或引发吸气。

  • 增强肌力与耐力: 规律的电刺激训练可以增强目标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其功能。

3. 主要目的与作用

  • 辅助通气: 对于因神经肌肉疾病、脊髓损伤或术后等原因导致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的患者,提供一种辅助通气的替代或补充手段(尤其是在脱机训练期间)。

  • 呼吸康复: 增强呼吸肌(尤其是膈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通气效率。

    • 减少呼吸困难症状。

    • 提高运动耐量。

    • 改善咳嗽能力(有助于排痰)。

  • 预防呼吸肌萎缩: 在长期卧床、机械通气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中,主动呼吸活动减少,rNMES 可以被动活动呼吸肌,减缓其废用性萎缩。

  • 促进脱机: 帮助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为成功脱离呼吸机创造条件。

  • 改善通气/血流比: 通过更有效的膈肌收缩和更深层次的通气,可能改善肺内气体交换。

4. 适用人群/适应症

  • 神经肌肉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性肌萎缩症、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导致的呼吸肌无力。

  • 脊髓损伤: 高位颈髓损伤(影响膈神经功能)或胸髓损伤(影响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于肺康复,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 危重症患者:

    • 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困难或脱机前训练)。

    • 长期卧床导致呼吸肌无力的患者。

    • 术后患者(尤其是心胸外科、上腹部手术后)预防呼吸并发症。

  • 其他: 某些类型的**呼吸障碍(研究阶段)、囊性纤维化(辅助排痰)等。

5. 设备组成与操作

  • 主机/刺激器: 产生电脉冲的核心部件,可调节参数。

  • 电极片: 导电的贴片,放置在皮肤上特定的解剖位置(颈部两侧刺激膈神经,或胸腹部刺激目标肌肉)。

  • 连接线缆: 连接主机和电极片。

  • 操作流程(需专业人员评估和指导):

    1. 评估: 医生或**师评估患者适应症、禁忌症,确定刺激目标和参数。

    2. 定位: 准确放置电极片(**关重要,尤其是膈神经刺激)。

    3. 设置参数: 调整刺激强度(以引起可见或可触及的肌肉收缩,但患者能耐受为度)、频率、脉宽、刺激/休息时间比等。

    4. **: 开启设备进行刺激**,**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次,频率根据目标和患者情况决定(如每天1-2次)。

    5. 监测: **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舒适度、耐受度、呼吸模式、血氧饱和度等)。

    6. 调整与进阶: 根据患者耐受性和效果逐步调整参数。

6. 关键参数

  • 强度: 决定肌肉收缩的程度,通常以毫安为单位,需个体化设定。

  • 频率: 决定每秒刺激脉冲的数量(Hz)。低频刺激(如10-50Hz)常用于增强肌力。

  • 脉宽: 单个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微秒)。

  • 通断比: 刺激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比例(如 5秒开:5秒关),模仿自然的吸呼比。

  • 波形: 通常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双相方波。

7. 优势

  • 非侵入性: 相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创伤小,痛苦少。

  • 便携性: 部分型号设计轻便,可在家中使用(需专业指导)。

  • 针对性强: 直接刺激目标神经或肌肉,聚焦于改善呼吸肌功能本身。

  • 辅助康复: 是呼吸康复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减少并发症: 可能有助于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 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慢性病患者,可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能力。

8. 局限性/注意事项

  • 效果因人而异: 对神经功能完全中断的患者效果有限。

  • 电极定位要求高: 尤其是膈神经刺激,定位不准可能导致刺激效果差或刺激到其他神经(如臂丛神经)。

  • 耐受性: 部分患者可能感觉不适(皮肤刺激、肌肉牵拉感)。

  • 禁忌症: 装有心脏起搏器/除颤器者、颈动脉窦敏感者、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癫痫、妊娠(腹部刺激)、恶性肿瘤区域、不能配合者等。

  • 不能替代**要通气支持: 在严重呼吸衰竭时,仍需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手段。

  • 需要专业指导: **须在医生或呼吸**师评估、**和指导下使用,自行操作风险高。

9. 与传统呼吸机的区别

特点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传统正压呼吸机
原理电刺激神经/肌肉,诱导主动收缩产生吸气。施加正压于气道,将气体被动压入肺内。
作用点神经或肌肉层面(外周)。气道层面(中央)。
目标辅助通气、增强/恢复呼吸肌功能、康复。提供或替代通气、维持生命、**呼吸衰竭。
方式非侵入性(体表电极)。可无创(面罩/鼻罩)或有创(气管插管/切开)。
主动性刺激肌肉产生主动收缩(模仿生理吸气)。气体被被动送入肺部。
主要优势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废用性萎缩、辅助脱机、康复潜力。能提供强大的通气支持,维持氧合和通气,挽救生命。
主要局限对完全神经损伤效果有限,不能解决气道阻塞或严重肺实质病变。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呼吸机依赖、呼吸肌萎缩、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
关系常作为补充或过渡手段,用于脱机训练或康复期。是急性呼吸衰竭或严重呼吸肌无力的主要支持手段。

10. **新进展与研究方向

  • 膈神经刺激: 研究热点,特别是用于高位颈髓损伤患者。

  • 个性化参数设置: 利用生物反馈(如膈肌肌电图)优化刺激参数。

  • 闭环刺激系统: 根据患者的实时呼吸努力自动调节刺激。

  • 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提高居家康复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 扩大适应症研究: 如在中风后呼吸康复、心力衰竭、更广泛的COPD人群中的应用。

  • 组合疗法: 与其它呼吸康复技术(如吸气肌训练器)或****结合。

重要提示

  •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是一种医疗设备,**须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使用。

  • 它并非**,其效果和适用性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严格评估。

  • 自行购买和使用存在风险,可能无效甚**有害。

总而言之,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是一种利用电刺激原理来增强或辅助呼吸肌功能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呼吸康复和辅助特定患者脱机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但它不能替代传统的机械通气在急性生命支持中的作用。其应用需要个体化评估和专业指导。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