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器百科知识
1. 定义
低温等离子体**器是一种利用过氧化氢(H₂O₂)气体在真空环境下电离产生等离子体,通过化学与物理双重作用杀灭微生物的低温、干燥、**性残留的**设备。主要适用于不耐高温(如≤60℃)的精密器械**。
2. 核心**原理
四阶段协同作用:
真空阶段
**舱抽**真空(0.1~10 Pa),去除空气,确保H₂O₂均匀扩散。
过氧化氢注入与扩散
液态H₂O₂汽化注入舱内,扩散**器械表面和管腔,破坏微生物细胞膜/蛋白质(化学作用)。
等离子体生成
施加高频电场(如13.56 MHz),使H₂O₂气体电离生成等离子体(含活性粒子:·OH、·O、紫外线等),进一步氧化微生物遗传物质。
通风分解残留物
活性粒子重组为水蒸气与氧气,**性残留,**结束自动通风排出。
✅ **机制:化学氧化(H₂O₂) + 物理轰击(带电粒子) + 紫外线辐射(辅助) → 微生物DNA/蛋白质不可逆破坏。
3. 设备核心结构
组件 | 功能 |
---|---|
**舱 | 耐压真空腔体,容纳器械并承载**过程。 |
真空系统 | 高精度真空泵,创造低压环境(0.1~10 Pa)。 |
H₂O₂注入系统 | 精确控制液态H₂O₂汽化量(常用浓度59%)。 |
等离子发生器 | 高频电源(射频/RF)电离气体,生成等离子体。 |
控制系统 | 微处理器自动管理温度(40~60℃)、压力、时间、浓度参数。 |
**监测 | 泄漏传感器、压力监控、H₂O₂浓度探测器,确保操作**。 |
4. 突出特点与优势
特性 | 说明 |
---|---|
低温** | 工作温度40~60℃,保护敏感器械(电子镜、塑料、橡胶)。 |
快速** | **周期短(28~75分钟),急诊器械快速周转。 |
无残留毒性 | H₂O₂分解为水与氧气,无需通风等待,取出即用。 |
穿透性强 | 等离子体可进入≤1mm管腔,适用复杂结构器械。 |
环保** | 无致癌物(如环氧乙烷)、无环境污染。 |
5. 适用器械范围
推荐**:
电子内窥镜、光纤器械、微创手术器材。
热敏感材料:塑料导管、硅胶制品、人工关节。
不耐湿器械:带电池设备、精密传感器。
禁用器械:
❌ 纤维素制品(纱布、棉垫)→ 吸收H₂O₂导致**失败。
❌ 液体、粉剂、油膏 → **等离子体生成。
❌ 铜/黄铜合金器械 → H₂O₂腐蚀金属表面。
6. 操作流程
预处理:器械彻底清洗、干燥(残留水分影响真空度)。
装载:使用专用**袋/盒,器械间留空隙确保气体穿透。
程序选择:根据器械类型设置参数(如管腔器械需延长扩散时间)。
启动**:自动完成抽真空→注药→等离子化→通风全流程。
存储:**后器械干燥,有效期6~12个月(需验证包装完整性)。
7. **效果验证
物理监测:实时打印温度、压力、时间曲线。
化学监测:变色指示卡(置于器械包内)验证H₂O₂渗透。
生物监测:
每周1次,使用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的生物指示剂。
培养阴性(无**生长)确认**有效性。
8. 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限制因素 | 应对措施 |
---|---|
器械兼容性 | **前严格查阅器械材质耐受表。 |
管腔长度/直径比 | 一般要求:长度≤500mm,直径≥1mm。 |
包装材料限制 | 仅适用特卫强(Tyvek®)、聚丙烯无纺布。 |
H₂O₂残留风险 | 定期检测舱内残留浓度(**限<1 ppm)。 |
9. 与其他**技术对比
**方式 | 温度 | 适用器械 | 周期时间 | 毒性残留 |
---|---|---|---|---|
低温等离子体 | 40~60℃ | 电子器械、塑料 | 28~75分钟 | 无 |
环氧乙烷(EO) | 30~60℃ | 所有材质 | 12~24小时 | 需通风7天 |
高压蒸汽 | 121~134℃ | 耐高温金属 | 15~30分钟 | 无 |
过氧乙酸 | 50~55℃ | 内镜 | 25~30分钟 | 需冲洗 |
10. **规范
操作员防护:佩戴护目镜/手套,防止H₂O₂液体接触皮肤。
环境通风:设备排风口远离人员,避免微量H₂O₂积聚。
定期维护:
每月清洁**舱、更换H₂O₂过滤器。
每年校准真空系统、等离子发生器功率。
总结
低温等离子体**器通过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化实现了对热敏器械的**无害**,兼具快速、**、环保三大核心优势。其技术核心在于精准控制真空环境下的化学反应与物理作用协同灭活微生物,是微创手术器械、复杂电子设备**的**选方案。
关键提示:成功**取决于器械清洁度、包装合规性及程序参数匹配,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生物监测验证。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