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设备的辐射剂量对比
牙片机(根尖片):辐射剂量非常低,有效辐射剂量约为1μSv。这是因为牙片机的扫描视野极小,且主要照射对象是脸颊和牙齿,这些部位对X射线的敏感度较低。
全景成像设备:辐射剂量稍高于牙片机,但仍然较低。例如,数字化曲面断层机对成人的辐射剂量约为1.123mSv,而普通牙科X射线机为4.210mSv,数字化设备的辐射剂量显著更低。
口腔CBCT(锥形束CT):辐射剂量相对较高,有效辐射剂量约为28-265μSv。尽管其辐射剂量低于全身CT(如头部CT约2000μSv,胸部CT约1000μSv),但由于扫描视野较大,且可能涉及甲状腺、唾液腺等对X射线敏感的组织,因此辐射剂量较高。
2. 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
扫描视野(FOV):扫描视野越大,辐射剂量越高。选择**小的扫描视野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图像分辨率:高分辨率图像需要更高的辐射剂量。因此,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可以减少辐射暴露。
设备设计与算法:不同品牌的CBCT设备辐射剂量存在差异。例如,NewTom、Planmeca和有方医疗的CBCT设备在相同视野下辐射剂量较低。
防护措施:使用铅围脖等防护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甲状腺等敏感部位的辐射剂量。
3. 辐射剂量的相对**性
与日常辐射对比:口腔CBCT的辐射剂量(40-135μSv)与乘坐飞机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当(北京-纽约往返约125-135μSv)。此外,背景辐射(如氡元素)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通常对人体无害。
累积效应:尽管单次CBCT扫描的辐射剂量较低,但频繁使用可能导致辐射累积,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建议在**要时才进行CB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