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射线发生器
功能:产生X射线束,用于穿透口腔组织并形成影像。
组成:
X射线管:核心部件,产生X射线。通常采用高真空的X射线管,以减少散射和提高成像质量。
高压发生器:为X射线管提供高电压,控制X射线的强度和穿透能力。
冷却系统:用于冷却X射线管,防止过热,延长设备寿命。
特点:高稳定性、高功率输出,确保成像质量。
2. 数字化探测器
功能:接收穿透口腔组织后的X射线,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组成:
平板探测器(FPD):**常见的探测器类型,通常由闪烁体(如碘化铯CsI)和非晶硅(a-Si)或非晶硒(a-Se)组成。闪烁体将X射线转化为可见光,非晶硅或非晶硒将可见光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耦合器(CCD)探测器:通过光学镜头将X射线转化为光信号,再由CCD芯片转化为数字信号。CCD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但成本较高。
特点:
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口腔组织的细节。
快速成像: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图像采集。
低噪声: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减少伪影。
3. 图像处理与存储系统
功能:对探测器采集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优化、存储和显示。
组成:
图像处理软件:用于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锐度等参数,增强图像质量。
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或云存储,用于保存图像数据,方便后续调阅和分析。
网络接口:支持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或电子病历系统(EMR)的连接,实现图像的远程传输和共享。
特点:
**处理: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图像。
多功能性:支持多种图像处理功能,如放大、旋转、测量等。
数据管理:方便的图像存储和检索功能,支持远程会诊。
4. 成像控制台
功能:用于操作和控制整个成像系统,包括X射线曝光参数的设置、图像采集和显示。
组成:
操作面板:提供用户界面,用于设置曝光参数(如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和选择成像模式。
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图像,通常为高分辨率的医用显示器。
控制软件:集成在控制台中的软件,用于管理整个成像过程。
特点:
用户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方便医生快速上手。
多功能性:支持多种成像模式,如全景成像、根尖片、CBCT等。
5. 机械结构与支撑系统
功能:为X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定位。
组成:
C形臂或U形臂:用于支撑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能够在多个方向上移动和调整角度。
患者支撑装置:如咬合器或头托,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和口腔,确保成像过程中患者保持静止。
移动支架:便于设备在诊室内的移动和调整位置。
特点:
高精度定位:确保成像过程中X射线束和探测器的精确对准。
稳定性:坚固的结构设计,减少成像过程中的振动和误差。
6. 防护装置
功能:保护患者和操作人员免受X射线辐射。
组成:
铅防护帘:用于遮挡散射X射线,减少辐射暴露。
铅围裙:为操作人员提供额外的辐射防护。
辐射屏蔽装置:如铅玻璃观察窗,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在控制台区域的**。
特点:
低辐射剂量:通过优化成像参数和防护设计,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
**合规:符合**和国际的辐射**标准。
7. 可选组件
锥形束CT(CBCT)模块:用于三维成像,提供口腔颌面部的详细三维结构信息,适用于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手术规划。
全景成像模块:用于全景拍摄,一次性获取整个口腔颌面部的全景图像。
根尖片模块:用于拍摄单个牙齿的根尖区域,适用于龋齿、根尖炎等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