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

牙科酸蚀剂作用原理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4-11 人气:20

一、化学反应原理

牙釉质酸蚀

成分:牙釉质酸蚀剂的主要成分是37%的磷酸。

反应机制:磷酸与牙釉质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Ca<sub>10</sub>(PO<sub>4</sub>)<sub>6</sub>(OH)<sub>2</sub>)**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羟基磷灰石的表层矿物质。

结果:酸蚀后,牙釉质表面形成微小的孔隙和凹陷,这些结构增加了牙齿表面的粗糙度和比表面积。

牙本质酸蚀

成分:牙本质酸蚀剂通常含有柠檬酸、聚丙烯酸、草酸等有机酸。

反应机制:这些有机酸能够溶解牙本质中的无机成分(如羟基磷灰石),同时去除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

结果:酸蚀后,牙本质表面的胶原纤维网被暴露出来,形成微孔结构,为后续的粘接剂提供了良好的结合表面。

陶瓷修复体酸蚀

成分:陶瓷酸蚀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氟酸。

反应机制:氢氟酸与陶瓷中的二氧化硅(SiO<sub>2</su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氟化物。

结果:酸蚀后,陶瓷表面形成微小的粗糙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机械嵌合力。

二、物理变化原理

表面粗糙化

酸蚀剂通过化学反应溶解牙齿表面的矿物质,使牙釉质或牙本质表面形成微小的孔隙和凹陷。

这些微观结构增加了牙齿表面的粗糙度和比表面积,为修复材料提供了更好的机械嵌合点。

增加粘接强度

粗糙化的表面能够更好地与修复材料(如复合树脂、瓷贴面等)结合。

修复材料在固化过程中会填充这些微小孔隙,形成牢固的机械嵌合力,从而增强粘接强度。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