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百科

经皮黄疸检测仪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8-06 人气:26

1. 定义

  • 经皮黄疸检测仪是一种无创、便携式的医疗设备。

  • 它通过光学原理,间接测量皮肤表面(通常是新生儿或婴儿的前额或胸骨部位)的胆红素水平。

  • 其主要目的是快速筛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辅助**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抽血化验),实现黄疸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2. 核心原理

  • 反射光谱法/比色法:

    • 仪器探头包含光源(通常是特定波长的LED灯)和光接收器(光传感器)。

    • 光源发出光线照射到皮肤上。

    • 皮肤内的胆红素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主要在蓝绿光波段,约460nm左右),并反射其他波长的光。

    • 光接收器检测皮肤反射回来的光强度。

    • 仪器内置算法根据反射光的强度变化(特别是被胆红素吸收的波段的光强度减弱程度)来估算皮肤组织中的胆红素浓度。

    • 估算结果以经皮胆红素值显示,单位通常为 mg/dL 或 µmol/L。

3. 主要类型

  • 单波长/双波长仪器: 早期或简单型号,可能精度相对较低。

  • 多波长仪器: 现代主流设备。使用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源,能更有效地补偿皮肤厚度、肤色、血红蛋白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 智能型仪器: 可能具备数据存储、蓝牙传输、连接电子病历系统、自动校正、测量部位识别等功能。

4. 主要应用

  • 新生儿科: **主要的应用场景。

    • 住院期间: 对新生儿进行常规黄疸筛查和动态监测。

    • 出院前评估: 评估黄疸程度,预测出院后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 门诊随访/社区访视: 对出院后的新生儿进行黄疸监测,及时发现异常。

  • 产科病房: 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初步黄疸筛查。

  • 儿科门诊: 对婴幼儿黄疸进行初步评估(但需注意,仪器校准和适用性主要针对新生儿期)。

  • 家庭监测(特定型号或需医生指导): 极少数情况下,在医生严格指导和监督下,用于高风险新生儿家庭的监测(非主流应用)。

5. 核心优势

  • 无创: 无需针刺采血,避免给婴儿带来疼痛、感染风险和哭闹。

  • 快速: 测量过程仅需数秒,结果即时显示。

  • 便捷: 设备小巧便携,操作简单,可由护士、医生甚**经过培训的家长(在特定指导下)操作。

  • 可重复性好: 可在短时间内对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进行多次测量,便于动态观察黄疸变化趋势。

  • 筛查效率高: 能快速筛查大量新生儿,及时发现需要进一步检查的个体。

  • 减少不**要的抽血: 对于TcB值在低、中风险区间的婴儿,可以避免不**要的血清检测。

6. 重要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 筛查工具,非诊断金标准:

    • TcB值 ≠ 血清胆红素值: TcB测量的是皮下组织的胆红素,反映的是组织胆红素水平,与血液中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差异。

    • 需临界值管理: 当TcB值达到或超过仪器设定的临界值(或根据日龄/小时龄特定的风险曲线处于高危区)时,**须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来确诊和指导**。

    • 不能替代血清检测: 对于需要光疗或换血等**决策,**须依据血清胆红素值。

  • 影响因素多,准确性有波动:

    • 肤色: 深肤色可能低估TcB值,极浅肤色可能高估(现代多波长仪器对此有改进,但仍需注意)。

    • 日龄/小时龄: TcB值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随日龄变化,需使用对应日龄的临界值标准。

    • 测量部位: 通常推荐前额或胸骨。不同部位结果可能有差异。皮肤水肿、瘀斑、胎脂、胎粪、皮疹、毛发覆盖会影响测量。

    • 仪器校准与维护: 仪器需定期校准和维护,探头需清洁。不同品牌/型号的仪器结果可能有差异。

    • 操作手法: 探头需与皮肤垂直、贴合良好、施加适当均匀压力。

  • 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 正在接受光疗的婴儿: 光疗会显著降低皮肤胆红素水平,此时TcB值严重低估血清胆红素水平,禁止用于监测光疗效果。

    • 光疗后短期内: 皮肤胆红素水平恢复需要时间,光疗后12-24小时内TcB值仍不可靠。

    •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TcB值在高浓度时可能达到“平台期”或不够准确,血清检测更可靠。

    • 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如胆汁淤积): TcB主要反映间接胆红素,对直接胆红素升高的黄疸意义有限。

    • 早产儿: 早产儿的皮肤特性可能影响准确性,需特别谨慎解读结果,通常更依赖血清检测。需查阅仪器说明是否适用于早产儿及相应临界值。

    • 出生后24小时内: 此时黄疸多为病理性,且TcB可靠性尚待充分验证,通常建议直接血清检测。

  • 其他:

    • 环境光线干扰(应在室内正常光线下操作,避免强光直射探头或皮肤)。

    • 婴儿哭闹、皮肤过度干燥或湿润可能影响结果。

7. 使用方法要点

  1. 准备工作: 清洁探头(按说明书要求),确保电池充足或连接电源。安抚婴儿。

  2. 选择部位: 通常为前额中央(避开眉弓、囟门)或胸骨中段。清洁该部位皮肤(去除胎脂、乳液等),保持干燥。

  3. 测量姿势: 婴儿平躺或怀抱稳定。

  4. 操作:

    • 垂直、平稳地将探头完全贴合在选定皮肤部位。

    • 施加仪器要求的均匀、适度压力(通常有指示)。

    • 按下测量按钮,保持稳定直**仪器提示完成(通常有声音或灯光)。

  5. 读数记录: 读取并记录显示的TcB值(单位),同时记录测量部位、婴儿日龄/小时龄。

  6. 多次测量: 通常在同一部位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或在不同推荐部位测量,记录**高值(具体遵循仪器说明和机构规程)。

  7. 结果解读与决策:

    • 将TcB值与对应日龄/小时龄的临界值表或小时龄别百分位曲线图(如Bhutani曲线)进行比较。

    • 判断风险等级(低风险、低中风险、高中风险、高风险)。

    • 根据风险等级决定下一步措施:继续监测、安排血清胆红素检测、或开始**(需血清结果确认)。

8. 总结

经皮黄疸检测仪是新生儿黄疸管理中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无创筛查工具。其无创、快速、便捷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黄疸的早期发现和监测,减少了不**要的抽血。然而,**须清醒认识到其核心局限性:它不能替代血清胆红素检测作为诊断和**的**终依据,其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在特定情况下(尤其是光疗期间)禁用或不可靠。规范操作、正确解读结果(结合日龄/小时龄使用临界值标准)、并明确其筛查定位(对高危者及时转血清检测) 是**有效使用经皮黄疸仪的关键。它应与**评估和血清检测相结合,共同保障新生儿的**。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经皮黄疸检测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