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百科知识
一、定义与用途
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检验设备,用于对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提供计数、分类、浓度、体积及细胞发育状态等信息。它通过物理、化学及光学方法,辅助医生诊断贫血、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是基层医疗单位和急诊检验的常用工具。
二、工作原理
电阻抗法
原理:血细胞通过微孔时,电阻变化与细胞体积成正比,从而计数并区分细胞类型。
应用: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比色法
原理:通过特定波长(如540nm或546nm)测量血红蛋白的吸光度,计算血红蛋白含量。
优势:避免溶血干扰,结果稳定。
脉冲峰值法
原理:结合电阻抗与脉冲信号分析,提高细胞分类准确性。
特点:适用于血小板压积等参数的测定。
三、核心结构
样本处理系统
功能:稀释、混匀血液样本,确保检测稳定性。
组件:蠕动泵、定量装置、混匀器。
计数系统
功能:通过光学或电阻抗模块检测血细胞。
组件:检测孔(如80μm孔径)、流动比色池、光电传感器。
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
功能:分析电信号并生成报告。
组件:主控芯片、LCD液晶屏、打印机接口(如RS232C)。
机械与电子模块
机械部分:真空泵、进样针、废液排除装置。
电子部分:电源模块、温控装置、故障报警系统。
四、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
基础参数: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
扩展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
分类功能:白细胞三分群(小、中、大白细胞)或五分类(需结合光学技术)。
精度与重复性
示例:RBC重复性≤1.5%,WBC≤2.0%,PLT≤7.0%(数据来源:FC-717型仪器)。
标准:符合GB9706.1-1995医用设备**规范。
检测速度与样本量
速度:15-60样本/小时(如HF-3000型可达30样本/小时)。
样本量:静脉血或末梢血20μL,稀释比例因参数而异(如WBC/HGB稀释500倍)。
环境适应性
温度:10℃-35℃(工作),5℃-40℃(储存)。
湿度:相对湿度≤80%。
五、操作流程
样本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如指尖血),抗凝处理(常用EDTA-2K)。
预处理:自动或手动稀释样本**检测浓度。
检测:仪器自动吸样,通过电阻抗/比色法分析。
结果输出:LCD显示参数及直方图,打印机输出报告(支持中英文)。
清洗维护:自动清洗检测孔,防止堵塞和交叉污染。
六、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成本效益:价格低于全自动仪器,适合基层医疗。
操作灵活:可手动控制关键步骤(如稀释比例)。
维护简便:模块化设计,故障率低。
局限性
自动化程度:需人工干预样本处理,效率低于全自动设备。
参数数量:通常少于全自动仪器(如缺乏网织红细胞计数)。
防污染能力:单通道设计可能增加交叉污染风险。
七、应用场景
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诊所,用于常规血常规检测。
急诊检验:快速提供感染、贫血等初步诊断依据。
科研与教学:低成本设备适合教学实验或初步研究。
八、典型型号与参数对比
型号 | FC-717 | HF-3000 | BTX-1800 |
---|---|---|---|
检测项目 | 18项三分类 | 23项三分类 | 20项+直方图 |
重复性 | RBC≤1.5%,WBC≤2.0% | 未明确标注 | 未明确标注 |
检测速度 | 未明确标注 | >30样本/小时 | ≥45样本/小时 |
样本量 | 20μL | 20μL | 12-20μL |
显示 | LCD液晶屏 | 5.1英寸背光LCD | 8.4寸彩色液晶 |
接口 | RS232C | RS232C | 未明确标注 |
特殊功能 | 防污染设计、长寿命LED | 自动排堵、质控图 | 存储50000份结果 |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